3 青霉素鈉藥典標準
3.1 品名
3.1.1 中文名
青霉素鈉
3.1.2 漢語拼音
Qingmeisuna
3.1.3 英文名
Benzylpenicillin Sodium
3.2 結構式
3.3 分子式與分子量
C16H17N2NaO4S 356.38
3.4 來源(名稱)、含量(效價)
本品為(2S,5R,6R)-3,3-二甲基-6-(2-苯乙酰氨基)-7-氧代-4-硫雜-1-氮雜雙環(huán)[3.2.0]庚烷-2-甲酸鈉鹽。按干燥品計算,含C16H17N2NaO4S不得少于96.0%。
3.5 性狀
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;無臭或微有特異性臭;有引濕性;遇酸、堿或氧化劑等即迅速失效,水溶液在室溫放置易失效。
本品在水中極易溶解,在乙醇中溶解,在脂肪油或液狀石蠟中不溶。
3.6 鑒別
(1)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,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。
(2)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(《藥品紅外光譜集》222圖)一致。
(3)本品顯鈉鹽鑒別(1)的反應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Ⅲ)。
3.7 檢查
3.7.1 結晶性
取本品少許,依法檢查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Ⅸ D),應符合規(guī)定。
3.7.2 酸堿度
取本品,加水制成每1ml中含30mg的溶液,依法測定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H),pH值應為5.0~7.5。
3.7.3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
取本品5份,各0.3g,分別加水5ml使溶解,溶液應澄清無色;如顯渾濁,與1號濁度標準液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Ⅸ B)比較,均不得更濃;如顯色,與黃色或黃綠色1號標準比色液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Ⅸ A第一法)比較,均不得更深。
3.7.4 吸光度
取本品,精密稱定,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1.80mg的溶液,照紫外-可見分光光度法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Ⅳ A),在280nm與325nm波長處測定,吸光度均不得大于0.10;在264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,吸光度應為0.80~0.88。
3.7.5 有關物質
取本品適量,加水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含4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;精密量取1ml,置100ml量瓶中,用水稀釋至刻度,作為對照溶液。照高效液相色譜法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)測定,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;以0.5mol/L磷酸二氫鉀溶液(用磷酸調節(jié)pH值至3.5)-甲醇-水(10:30:60)為流動相A:以0.5mol/L磷酸二氫鉀溶液(用磷酸調節(jié)pH值至3.5)-甲醇-水(10:50:40)為流動相B;檢測波長為225nm,先以流動相A-流動相B(70:30)等度洗脫,待青霉素峰洗脫完畢后立即進行梯度洗脫。取青霉素系統(tǒng)適用性對照品適量,加水制成每1ml中約含2mg的溶液,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,記錄的色譜圖應與標準圖譜一致。取對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,調節(jié)檢測靈敏度,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約為滿量程的25%,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溶液各20μl,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,記錄色譜圖,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有雜質峰,各雜質峰面積的和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(1.0%),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任何小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0.05倍的峰可忽略不計。
時間(分鐘) 流動相A(%) 流動相B(%)
0 70 30
20 0 100
35 0 100
50 70 30
3.7.6 青霉素聚合物
照分子排阻色譜法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H)測定。
3.7.6.1 色譜條件與系統(tǒng)適用性試驗
用葡聚糖凝膠G-10 (40~120μm)為填充劑,玻璃柱內徑:1.0~1.4cm,柱長:30~40cm,流動相A為pH 7.0的0.1mol/L磷酸鹽緩沖液(0.1mol/L磷酸氫二鈉溶液-0.1mol/L磷酸二氫鈉溶液(61:39)],流動相B為水,流速每分鐘1.5ml,檢測波長為254nm,量取0.1mg/ml藍色葡聚糖2000溶液100~200μl,注入液相色譜儀,分別以流動相A、B進行測定,記錄色譜圖。理論板數按藍色葡聚糖2000峰計算均不低于400,拖尾因子均應小于2.0。在兩種流動相系統(tǒng)中藍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時間的比值應在0.93~1.07之間,對照溶液主峰與供試品溶液中聚合物峰與相應色譜系統(tǒng)中藍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時間的比值均應在0.93~1.07之間。取本品約0.4g置10ml量瓶中,加0.05mg/ml的藍色葡聚糖2000溶液溶解并稀釋至刻度,搖勻。量取100~20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,用流動相A進行測定,記錄色譜圖。高聚體的峰高與單體與高聚體之間的谷高比應大于2.0。另以流動相B為流動相,精密量取對照溶液100~200μl,連續(xù)進樣5次,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應不大于5.0%。
3.7.6.2 對照溶液的制備
取青霉素對照品適量,精密稱定,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青霉素0.1mg的溶液。
3.7.6.3 測定法
取本品約0.4g,精密稱定,置10ml量瓶中,加水適量使溶解后,用水稀釋至刻度,搖勻,立即精密量取100~20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,以流動相A為流動相進行測定,記錄色譜圖。另精密量取對照溶液100~20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,以流動相B為流動相進行測定,記錄色譜圖。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,含青霉素聚合物以青霉素計不得過0.08%。
3.7.7 干燥失重
取本品,在105℃干燥,減失重量不得過0.5%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L)。
3.7.8 可見異物
取本品5份,每份各2.4g,加微粒檢查用水溶解,依法檢查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Ⅸ H),應符合規(guī)定。
3.7.9 不溶性微粒
取本品3份,加微粒檢查用水制成每1ml中含60mg的溶液,依法檢查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Ⅸ C),每1g樣品中,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6000粒,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600粒。
3.7.10 細菌內毒素
取本品,依法檢查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Ⅺ E),每1000青霉素單位中含內毒素的量應小于0.10EU。
3.7.11 無菌
取本品,用青霉素酶法滅活后或用適宜溶劑溶解后,轉移至不少于500ml的0.9%無菌氯化鈉溶液中,用薄膜過濾法處理后,依法檢查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Ⅺ H),應符合規(guī)定。
3.8 含量測定
照高效液相色譜法(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)測定。
3.8.1 色譜條件與系統(tǒng)適用性試驗
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;以有關物質項下流動相A-流動相B(70:30)為流動相,檢測波長為225nm;取青霉素系統(tǒng)適用性對照品適量,加水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1mg的溶液,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,記錄的色譜圖應與標準圖譜一致。
3.8.2 測定法
取本品適量,精密稱定,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1mg的溶液,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,記錄色譜圖;另取青霉素對照品適量,同法測定。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,其結果乘以1.0658,即為供試品中C16H17N2NaO4S的含量。
3.9 類別
β-內酰胺類抗生素,青霉索類。
3.10 貯藏
嚴封,在涼暗干燥處保存。
